近日
2025年全球道路联合会
发布“全球道路成就奖”
“黄茅海跨海通道设计创新实践”
榜上有名
△通车后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黄茅海跨海通道
是广东省首个
获此殊荣的桥梁工程
也是本届我国唯一
获设计类奖项的项目
△黄茅海跨海通道在短短4年多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于碧波万里之中筑起“小蛮腰”,创下跨海工程的“黄茅海速度”。
全球道路联合会
是世界性的公路学术组织,于1948年在美国华盛顿成立。“全球道路成就奖”为该组织设立的奖项,用以表彰全球范围内在道路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项目与个人,代表着全球道路领域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最高成就,是国际交通行业最具声望的荣誉之一。该奖项分为设计、研发、施工方法、环境保护等12类。
△黄茅海跨海通道展现生态之美。
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黄茅海跨海通道连接珠海与江门台山,主线全长约31公里,跨海段长约14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其控制性工程高栏港大桥为主跨700米的双塔斜拉桥,黄茅海大桥为主跨2×720米的三塔斜拉桥(世界上已建成最大跨三塔公路斜拉桥)。
项目通过地域和人文环境调研,综合考虑索塔抗风、通航、防洪、力学、构造、经济和美学等需求,提取“圆”元素为设计主基调,首创“小蛮腰”造型的双曲面异形钢筋混凝土索塔新结构和TY型桥墩,受力清晰合理,外形简洁明快,实现了力与美的和谐统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针对桥位风环境复杂、超强台风频发等问题,项目在主桥和中引桥采用了分体式钢箱梁,并通过风洞试验进行设计优化,研发了分体式钢箱梁“风嘴+隔涡板+下中央稳定板”“水平翼板+抑涡格栅”“倒L型翼板”三种颤振—涡振气动调控技术,实现了超大跨桥梁高颤振、低涡振的双重性能调控目标。
来源:综合江门日报(记者/毕松杰)、江门交通运输,图片由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提供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