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5日期间,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气排球项目决赛在台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齐聚于此,为运动员加油助威。这项起源于排球,又比排球更易上手的运动,正以十五运会为契机,收获更多“拥趸”。
在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气排球女子青年组四川对阵湖南的现场,湖南啦啦队用别具特色的加油方式,成为观众席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湖南湖南湖南!加油加油加油!”“湘军湘军湘军!必胜必胜必胜!”
“这球扣得好不好!好!”“再来一个要不要!要!”
“我们湖南应援团是自发组织的,从预赛到决赛,一直就跟着队伍,为我们湖南的气排球队加油。”湖南啦啦队队长刘焰是湖南娄底人,她介绍这些口号都是应援团自创的,既有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也有湖南民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我们湖南队加油打气,帮助他们调动好状态、拼出好成绩!”
现场众多观众中,有不少带着孩子一起来观赛。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眼神紧紧地盯着赛场,时而为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欢呼雀跃,时而为紧张的局势捏一把汗。
“我从小就爱看排球比赛,只要有赛事,我都会想尽办法去看。巧合的是,我跟我老婆就是在打排球的时候认识的,两个人经常一起去打排球。她在怀孕的时候,还常常去排球场看我打比赛。”球场上一对年轻的台山夫妻带着孩子专注地看着球赛,丈夫雷德豪说,“现在有孩子了,当然也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成为一名热爱排球的人。带他来看比赛,就是让他感受现场氛围,激发他对排球的兴趣”。
妻子雷女士也表示:“孩子也是从小就喜欢排球,自己在家里会拿着玩具排球学习怎么打。排球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力,我觉得从娃娃抓起培养排球兴趣非常重要,希望孩子能在排球的世界里找到快乐和自信。”
香港台山商会理事长陈尚智一行从香港刚回到台山,得知有气排球比赛,马上登记来观赛。他表示,这次全运会,不仅是对台山体育底蕴的肯定,更以体育为纽带,让粤港澳三地的情感更紧密、合作更深入。未来,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台山体育产业与港澳资源对接,把台山九人排球的百年故事讲给世界听,让排球文化成为大湾区文化共融的“金名片”。
气排球是集技巧、团队配合与健身效果于一体的运动,具有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大、群众涵盖性强的特点,从青年队员到排球老将,都可以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碰撞出激情的火花。在本次赛事中,就有曾经叱咤风云的老将“返场”,与业余选手同场竞技,打破专业与业余的界限,让全运会真正成为全民舞台。
1966年出生的胡越是广东队(女子老将组)队员,也是本次赛事中广东队年龄最大的女运动员。她从小与排球结缘,早在1987年就曾代表北京队参加在台山体育馆举办的六运会女排决赛并获得第四名。
今年又一次来到台山,参加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气排球项目决赛,胡越感慨这是职业生涯的一种圆满。“作为一名排球运动员,打了半辈子排球,能在快到耳顺之年的时候来到台山参加气排球项目比赛,我感到很幸运很开心!我觉得气排球更适合群众一起参与,对我们这些稍上岁数的人来说,打气排球非常舒服。”胡越说。
十五运会群众赛事通过搭建高水平竞赛平台,让更多人登上全国赛场,施展体育才华,将“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理念落到实处,这也是全运会更加温情、动人的力量。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